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分析与管理决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建设而来,主要负责全校经济管理、商科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根据我校学科、专业设置特点,以培养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充分整合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学院实验室资源,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并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初创奠基阶段(1998-2004年)


1998年原管理系(经济学院前身)建成1个通用计算机房,主要为贸易经济专业(1998年归并至经济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提供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实验实训;2001年经济学院建立ERP实验室,以计算机房为硬件支撑,购置ERP软件,为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资源管理》课程提供实验实训条件。


第二阶段:优化整合阶段(2005-2007年)


2005年3月,学校撤销经济学院和信息科学学院,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原信息科学学院的实验室也由经济与管理学院统一规划和重新调整使用,实验室面积增加了248平米,扩充了ERP实验室,新建了金融实验室。


第三阶段:规模建设阶段(2008-2013年)


2008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草堂校区等搬迁至成龙校区,并以原草堂校区的相关专业为基础成立了商学院。同时学校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机会,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00万元,学校配套经费20万元,由经济与管理学院牵头,建成了工商管理实训中心(包括工业沙盘、商业流通沙盘实验室、扩建ERP和金融实验室),面积400平米。2009年,与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建成了金蝶软件-四川师范大学联合实验室。2010年,学校再次利用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之机会,仍然由经济与管理学院牵头,建成了经济与管理仿真综合实验室(包括仿真制造商、供应商、物流商、商业银行、工商税务等实验分室),面积650平米,获得2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学校配套40万元。2011年财税与电子政务实验室建立,2012年经济学实验室建立,2013年国贸实验室建立。经过一系列发展为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在2013年底,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学院实验室面积增加到2000余平米。


第四阶段:共建共享阶段(2014-今)


  2014年后,随着场地条件因素限制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融合趋势的发展,为了集中资源有效提高效率和服务覆盖面,减少简单重复投入,学校提出将商科类专业所在学院的实验教学资源和实验室建设纳入共建共享范畴,使部分通用仪器设备使用覆盖面从单一专业提升到大经管、大商科类专业及相关专业。于是,通过2014年度中地共建经管实验中心建设、2016年度经管实验中心二期建设、2016-2018年度商学院实验中心建设,已逐步形成基于云平台的电子沙盘对抗(经济学电子沙盘、工业沙盘、商业流通沙盘、商业银行电子沙盘)、统计分析软件应用、会计电算化、大中小型企业ERP全模块(财务、生产、供应链、营销、人力资源、商业智能)、股票行情分析及交易、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政府绩效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第三方物流、企业单证以及企业综合仿真在内的系列实验实训教学平台。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现状 :

   通过二十余年、四个阶段的积累和探索,四川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在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以云平台为依托进行拓展和延伸,以开放和共享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目前,中心在我校成龙校区第三实验大楼共有25间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共3000平方米,配备了经、管、商学科实验教学所需要的仪器设备1000余台(套),软件125种。依托云教学平台,中心可供全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各层次的实验教学,承担实验课程88门,覆盖10个专业,实验人时数249528人时/年。中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求实创新、团结稳定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办学愿景与使命、学科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并建立效果显著的实验教学体系,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除个别沙盘外,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全部基于网络化建设,已实现服务器及客户端的全面虚拟化。在校园网覆盖的地方均能提供服务,无需安装;中心还建有专门的教学支撑系统来提供网络教学和网络评价等软件平台。中心将努力探索和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为培养经管应用型创新人才,争取将中心打造成为省内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经管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室拼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