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特色
坚持“点线面体”进阶化、深推内容改革创新
为了让学生建立经管“大概念”、强化经管“全能力”,中心按照“点-线-面-体”逐次进阶的思路,围绕“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建设要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立体化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体系:一是强“点”,即将理论知识点内置于基础虚拟仿真的验证性项目,针对经济与管理类课程本身较为抽象的特点,中心就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发了相应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旨在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各种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去理解、分析完成实验项目,最后分析解释相应实验结果和现象,以达到剖析、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目的。二是连“线”,即把同一课程中不同知识点集合形成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及由多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综合体现课程内核的设计性项目。三是建“面”,即根据经济与管理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对学科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按照“专业导向+目的导向”的思路,较为全面地展现专业各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构建以专业为面的虚拟仿真综合性项目。四是成“体”,即通过创新创业综合训练、各种学科竞赛,打破经济学、管理学壁垒,突破学生专业界限,通过跨专业、跨学科的高度融合及更富挑战性的创新性虚拟仿真项目,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点线面体”进阶化,形成了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逐步递阶的立体化虚拟仿真实验体系,自主研发20个,引进近百个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有效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等全国性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100余项次。
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化,构建螺旋递进机制
所谓“产”是指产业、行业、企业,所谓“学”是指学校、学术、学生、学习,所谓“研”是指研究、开发,所谓“用”是指推广应用。“产学研用”一体化即中心整合企业、高校、市场的各种资源,构建基于产学研合作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并不断向其他高校辐射应用的一体化机制。一是中心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虚拟仿真资源配置。在“新文科”人才培养背景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客观上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办学格局,通过校企、校地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和开发教材,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培养师资等,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共同体,深入推进产学合作、产教融合,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实践教学各环节,促进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近年来,中心实验教师队伍与金蝶、用友、北京正保会计、北京智启蓝墨信息、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山东浪潮铸远等近20余家公司签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协议,实施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面参与,共同优化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建设与资源配置。二是实施研学一体科教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促进”的理念,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并形成以科研带动实验教学与以实验教学促进科研的态势。中心实验教学教师团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大部分成员均主持或参与过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各类科研项目,具有较为丰富的科研经历和良好的科研素养。在科研过程中,实验教师不断吸收前沿知识,将部分科研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开放性实验项目融入实验教学活动,运用科研项目的研究方法、思路、工具设计实验项目,使学生熟悉和建立全面的科学研究规范,培养学生的研究素养与研究兴趣,同时也丰富了实验教学案例,提升了实验教学水平。三是高校、企业、中小学广泛应用。校内已应用于10个专业。基于中心实验教师自主开发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已经为全校经济与管理类10个本科专业、88门课程提供了实验教学支持,为全校部分科研团队提供了实验条件,为经济与管理学院、商学院学生的各类学科竞赛提供了平台。校外辐射300多所高校。中心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向全国其他高校进行推广应用,目前已有300多所高校使用中心开发的部分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产生了良好的辐射效应,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业界应用于多家银行。商业银行模拟实验教学沙盘模块得到省内金融业界的认同,研发人员曾利用该教学沙盘为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交通银行成都分行等单位的行长党校班、新员工提供业务培训,得到业界一致认可和好评。还为中小学生在经济与管理知识的普及教育方面提供了体验服务。
两大创新
模式创新:突出虚实融通结合,创新全域多岗训练体系
中心探索出经管融合、虚实融通、多维联动、角色轮换的多岗训练体系。经管融合:依托经管学院和商学院的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优势,打破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大类壁垒,学生跨专业组队,多专业融合,克服单一专业实训时学生知识的单一性、孤立性和经管类岗位实际工作中对全域知识和能力要求的矛盾。虚实融通:虚拟仿真的体验和实际操作的实战融通,由虚悟实、由虚到实,虚实结合,相互融通。多维联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校企合作、产学协同、多维联动,共育英才。角色轮换:虚拟仿真过程中学生在总经理、财务总监、生产总监、人事总监、会计等多个岗位轮换,熟悉各岗位的业务流程,体验企业全过程管理。
资源创新:部分领域填补空白,技术研发领先同类院校
本中心依托自身团队优势,自主研发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实训软件和管理平台,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2件、仿真实习教学管理平台1套,在经管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技术部分领域填补了空白,每年受益学生达3万人以上,在省属地方院校同类专业处于领先水平。自主编写出版经管类专业实训教材4部,在20多所院校得到推广应用。
编辑: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地址:(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6) (成龙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邮编:610101)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