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实验教学对虚拟仿真的内在需求
经管类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探索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规律,并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本身是一个无法进行重复实验且高度复杂的系统,更无法在实验室进行测试检验,但在实验室可以通过软件模拟经济社会运行的环境,对经济政策或管理制度实施之后经济社会出现的正面或负面效应进行虚拟仿真,以评估经济政策或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以及确定出台的条件和时机。而且即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或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也难以接触企业的核心业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将抽象的理论模型转换为形象直观的实验模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经济社会运行规律的探索认知,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中心金融实验室学生通过使用行情系统获取覆盖全球六十多个国家的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金融衍生品等上万种金融产品快捷、精确、深入的信息和分析工具,进行量化分析进行金融决策支持,并通过虚拟交易所交易进行虚拟仿真投资体验,最终学习和掌握金融市场投资技术等。而经管学科实验教学普遍使用实验软件、数据,本身就是以虚拟仿真为主,即经管学科的实验教学天生就有虚拟仿真的特点,就是依托虚拟仿真环境来实现。
资源和条件的局限性促使虚拟仿真的巨大需求
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制约,学校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能满足各个知识点、各门课程需求的良好实验环境和优质教学资源。虚拟仿真实验能够大大节省实验室建设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降低实验教学成本。实验项目的调整、实验教学的改革、实验方案的优化通过虚拟技术实现不受实验设备性能的制约,有效解决了传统实验平台建设周期长、投入大、设备功能缺乏、性能老化、更新补充不到位等问题,保障了教学的正常开展。 而且,虚拟仿真实验比传统实验更具有开放性,有效地打破了固定时间和固定空间的界限,符合新生代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学习风格、教育诉求等方面显著的代际特征,能够满足随时随地随心安排教与学以及对构建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环境的需求。再加上新冠疫情后,“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速,最终也导致对虚拟仿真实验产生巨大的需求。
“金课”建设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学生、学校数量的增加导致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化,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校间课程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受扩招和保证就业等刚性因素的影响,实施严格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一直面临着较大的阻力和复杂的舆论环境,以及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这些都促使了高校课程与教学质量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提高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金课”建设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自觉追求。使精英高等教育时期本不在人们视野中的课程与教学质量问题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在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五大金课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除支持实验金课外,也是线下、线上、混合式金课的重要教学资源。通过虚拟仿真中心的建设可以有效的解决相关实验内容的泛在化应用,满足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的高阶性、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对师生开展课程教学的挑战度的要求。

编辑:经济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中心